2025年4月14日下午,智能制造学院特邀山西省第十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团队李锐鹏老师,为学院4个参赛组20余名教师开展专题经验分享,深度解析教学能力大赛备赛策略与创新实践,助力教师团队以最佳状态迎战大赛。
李锐鹏老师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为核心,结合《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2025版)》与课程思政要求,系统解读赛事评审维度。他重点强调“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与“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设计逻辑,并以工业互联网实施标准转化为教学情境的典型案例,阐释如何将行业前沿技术转化为模块化课程,构建“基础+方向+拓展”的弹性教学体系。通过现场演示《融合会计智慧探索求职之旅》教案,李老师生动展示了“任务导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阶段教学模式,以及“过程数据+作品成果+职业素养”三维评价体系的创新应用。
针对智能制造领域特性,李锐鹏提出“云-网-端”数智化教学环境构建策略,推荐使用AI模拟、国家教学资源库等虚实结合手段提升课堂实效。他以某职本专业“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课程为例,详解如何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导入任务,融入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核心素养培育,并借助学习分析可视化工具动态呈现教学成效。此外,他特别分享答辩技巧,强调需紧扣“教学痛点解决度”与“学生能力增值数据”两大核心,用实证思维打动评委。

通过李锐鹏老师的深度分享,参赛教师对教学能力大赛的备赛逻辑与创新路径有了更系统的认知。教师们表示,李老师提出的“岗课赛证”融通策略、“虚实结合”教学模式以及“三维评价体系”等实战经验,为优化参赛作品提供了清晰方向。智能装备课程组教师提到:“此次分享不仅帮助我们理清了教学设计的层级逻辑,更启发了如何在课程中融入绿色化改造和数字孪生技术,使教学内容更贴合行业前沿需求。”此外,针对答辩环节中“教学痛点数据化呈现”的指导,让教师们意识到实证分析与可视化工具在展示教学成效中的关键作用。许多教师已着手调整课程模块,将企业真实案例与“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双素养培育相结合,力求在赛场上展现智能制造特色。
分享会最后,学院副院长李云峰代表学院向李锐鹏老师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此次培训是学院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优课”理念的重要举措,未来将依托校级大赛平台,推动教师队伍从“会讲课”向“善导学”进阶,助力学院打造“产教融合、数智赋能”的智能制造教学新高地。
(图文:杨文刚 初审:申敏、张凡 复审:周智勇 终审:李云峰)